即時新聞

首頁/醫衛健康/高醫首創無線睡眠腦波驅動喚醒光照 獲第19屆國家新創獎

高醫首創無線睡眠腦波驅動喚醒光照 獲第19屆國家新創獎

(記者廖銘瑞/高雄報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睡眠中心針對「夜貓族」研發「無線睡眠腦波驅動喚醒前後光照警覺度及平衡感健康促進系統」,模擬日出時漸亮的「光照喚醒」,取代吵鬧式的「鬧鐘喚醒」,以及日出後明亮的「醒後晨光」取代一般的「室內光源」,來改善睡眠障礙,榮獲今年第19屆國家新創獎殊榮。

20221229170331GAzv
高醫院長鍾飲文(右3)領導的神經部暨睡眠中心團隊。(圖/高醫提供)

而這項創意研發,來自高醫神經部暨睡眠中心主任徐崇堯在阿里山看日出;這位專攻睡眠醫學的教授,也和一般上班族同樣有著夜間睡眠不足,白日仍要面對繁重工作的困擾。有次他到阿里山渡假,住進一間有著落地窗、可以看到日出的民宿。假期的第一天,白天排了滿滿的旅遊行程,晚上還參加觀星活動,到了凌晨兩點才上床睡覺。隔天清晨六點半,便在晨曦中自然醒來,睡不到五小時。但他看見落地窗外的天空漸漸透光,環繞的森林四處蟲鳴鳥叫,一點也不覺得疲累,第二天又是活力充沛。他恍然大悟,原來應像老祖宗一樣回歸大自然的懷抱,人們需要被喚醒的,不是鬧鐘,而是日出。
 
高醫睡眠中心神經性睡眠醫學核心小組基於這個簡單的發想,由徐崇堯主任以跨域產學合作的模式,召集陽明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教授柯立偉及博鑫醫電兩大團隊,包括睡眠腦科學、穿戴式腦機介面、生理訊號分析、IoT物聯網以及智能環境控制等學術和科技專業人才,共同研發出「無線睡眠腦波驅動喚醒前後光照警覺度及平衡感健康促進系統」。
 
徐崇堯主任表示,此系統建立適合人體工學的照度和色溫,模擬日出時漸亮的「光照喚醒」,取代一般吵鬧式的「鬧鐘喚醒」,以及模擬日出後明亮的「醒後晨光」取代一般固定式的「室內光源」。再以學術研究的嚴謹態度,將研究成果發表在今年睡眠醫學頂尖的國際期刊《臨床睡眠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上,佐證該團隊的研發裝置在判讀睡醒不同分期的精確度,以及光照設計改善警覺度和平衡感的潛能。
 
徐崇堯主任進一步表示「無線睡眠腦波驅動喚醒前後光照警覺度及平衡感健康促進系統」已在高醫睡眠中心完成臨床實驗,未來打算商品化,嘉惠更多睡眠障礙患者。其中一名23歲男大研究生,是個生活日夜顛倒的夜貓族,常在白天上床睡覺,睡到下午才起床,過的形同是英國時間,因而常延誤上午的課程,成績一落千丈,後來參加高醫睡眠健康促進光照臨床試驗,3個月後逐漸調回正常的睡眠週期,也就是回到臺灣的作息時間,最後也順利取得碩士學位。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教授表示,高醫身為大學附屬醫院暨醫學中心,向來注重研究、教學與服務,不但將這項睡眠人工智能的研發納入高醫「特色醫療三年計畫」,並贊助推薦參加由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所舉辦的第19屆國家新創獎。這項研發成果能夠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榮獲「創新醫護服務類」之重要獎項,殊為不易,期許該項研發未來能普遍應用在居家環境、病房設施和長照機構,提供更精確、更有效的睡眠健康促進方法,成為睡眠科技發展和睡眠醫療產業明日之星。

精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