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9
(記者蔡芷羚/新竹報導)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日前召開會議,公布下一任校長當選人為香港大學高為元講座教授。遴選委員會指出,高為元具備多元文化經歷與全球視野,及創建與主持跨國界、跨領域整合計畫的能力,其生醫及工程領域的教育及產學轉化合作、與國際頂尖人才連結等既專又廣的特殊經驗,能為清華帶入創造性的新能量;其謙沖內斂又積極樂觀的人格特質,有助於凝聚全校向心力,領導清華邁向新的里程碑。任期將於明年2月1日上任,任期4年。
遴委會指出,高為元教授帶著優異豐沛的教育、學術與產業經驗,以極大的熱情參與本校的校長遴選,希望對清華及台灣高教有所貢獻。本校校長同意權人投票事務委員會日前針對全校教授及副教授舉行校長候選人同意權投票,高為元也通過達投票數二分之一的同意門檻。
遴委會指出,高為元教授是香港大學醫學院及工學院合聘之轉化醫學工程講座教授。他出生於台灣,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士,凱斯西儲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和高分子科學博士,並曾在加州理工學院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
高為元教授於1998年起任教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達18年,期間曾擔任該校生醫工程學系副系主任 (2010-2011),國際研究院副院長 (2011-2015),為該校藥劑學、醫學、外科、生醫工程、國際研究合聘講座教授及Vilas傑出成就講座教授 (2011-2016),並擔任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出資成立的臨床及轉化科學研究所副執行所長,負責大型研究成果價創計畫 (2012-2015)。高為元教授2015年應香港大學馬斐森 (Mathieson) 校長之邀,出任港大副校長,負責推動國際研究教育事務;2019年初請辭行政職後,現在專任港大轉化醫工講座教授,並兼任香港科技園轉化研發所所長。
其研究表現傑出,是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會士、國際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會聯合會會士及香港工程師學會會士,也是多個頂級期刊的編輯委員。他的重點研究為生物材料合成及分析,並發展模擬生物系統以探測在蛋白質、細胞、組織和生物體層面影響宿主生物相容性的特定生物反應。他設計和塑造生物材料功能化技術,配合藥物放送、再生醫學、生物醫學儀器,應用於癌症、外科、傷口癒療等臨床需求。其實驗室所研發的生物材料技術已由跨國企業將之產業化;而應用上所獲得的經驗,亦有助於破解研究中的複雜瓶頸。高為元教授過去擔任香港大學副校長期間,負責推動全球研究教育事務,擴大學生背景的多元性,與各學院合作進行課程建設,推動每位港大學生都有一次海外學習的政策;他促成香港大學與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北京大學建立雙聯學位課程;也與倫敦大學學院、多倫多、芝加哥和雪梨等精英大學建立多邊科研平台,共同回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大挑戰。這些國際合作顯著提升了港大學術與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及其全球大學排名。
從任教威斯康辛大學開始,高為元教授便持續累積產學合作經驗,發展出成功的技轉策略。他任港大副校長期間,負責兩千床港大深圳教學醫院BOT模式之營運,對於推動醫學教育、臨床培訓到醫院營運模式有獨到的一手經驗。他兼任香港科技園轉化研發所所長,主持推動香港生物醫藥科技生態圈的發展,其範圍涵蓋治療、診斷、健康信息學、醫療器械設備等多個領域,與產業界、學術界、投資界和公共機構共同建立合作計畫、發展可持續財務計畫和可行性商轉模式,繳出亮眼的成績單。
遴委會從之前針對候選人的訪談中得知,高為元教授雖然長期在海外生活工作,但對家鄉有著滿滿的關懷,經常返台探視家人親戚,孩子小時幾乎年年送回台灣參加夏令營學習中文,對台灣的社會文化與高等教育都相當了解。他非常認同清華的核心價值、跨領域人才培育理念與多元開放的學風,肯定同仁們在學術研究與追求大學自主的優秀表現,也了解清華正處於轉型與提升,面對挑戰也充滿機會的關鍵時刻。
高為元教授在之前針對清大師生舉行的治校說明會中表示,他出生在台北,曾就讀東門國小,因父親為駐外人員,小學還沒讀完就隨家人赴海外生活。當時正值中美斷交,駐外人員非常不易,甚至不能在戶外升國旗。「40年來身在海外,無論我在哪裡,一直都有一條生命線連著台灣和我。這次有和大家分享的機會,我非常珍惜,確實有一種快要回家了的感覺。」他感性地說。
高為元教授認為,清華大學正處在一個轉捩點上,包括與新竹教育大學合校,台北政經學院、半導體研究學院、桃園附屬醫院及最近教育部通過的學士後醫學系的加入,都是清華前所未有的機會,當然也是挑戰。應把我們的高等教育塑造成一個品牌,利用這些機會把清華推到世界舞台上。
高為元教授表示,他的治校核心價值有三,包括「自治自理」、「學術自由」、「包容 、公平、多元」。他指出,大學的核心使命就是培育人才,鼓勵對於事物真義的探索。為確保知識的準確性和客觀性,知識的生產和傳授不應受到各種利益的影響和干擾。(圖:記者蔡芷羚翻攝)
精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