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銘瑞/屏東報導)屏東憲光十村自治會長(民國58年~108年)李松珍女士,22年前在眾多台籍823榮民的期許下成立「屏東市金馬戰友協會」,對推動823榮民(眷)各項福利服務不遺餘力。志工經驗豐富(鐵路局、科工館、海生館)的李松珍女士,雖年近90歲,仍舊身形挺拔、精神矍鑠。
李松珍回憶年輕工作時,被機構派往台北受訓,偶然間看見身著軍服的女性,戴著白手套穿著小跟鞋,帥氣模樣讓她十分羨慕,打聽之後決定報考國防部女青年工作大隊第四期。民國47年,時逢金門823砲戰,為了鼓舞前線的士氣,她和同學們滿腔熱血地簽下自願前往戰地同意書,直到被送入「四海一家」長官才說明,除了身穿一套衣服,其他東西都不能帶,金錢及隨身物品全部轉交家人帶回,只要能在戰地平安搶灘上岸就什都有,所幸在美軍的護航下,她們在金門料羅灣順利上岸。
李松珍表示,民國47年金門823砲戰時,她分配在金沙鎮馬山播音站擔任心戰喊話工作,以48具巨型的高音喇叭對著廈門、角嶼一帶以弘揚大漢天聲,瓦解敵軍士氣,播放正義為主要任務,正是那段槍林彈雨的日子,使她人生觀更豁達。在戰地砲聲隆隆中生活,說不怕是騙人的,她除了在電台負責心戰喊話,就是在53醫院(現花崗石醫院)協助傷患包紮、換藥的護理工作,後來也因傷回台療養,才與擔任憲兵隊長的先生相識。由於先生是浙江人(在台無祖業)二人初交往時即遭到家人反對,所幸緣分總是把兩人緊緊地繫在一起。
身為榮民的李松珍女士,婚後在屏東市創辦二所幼稚園,因收費低廉、師資服務口碑佳,許多市區外的家長紛紛慕名將孩子送來就讀;後因夫婿分配有憲兵官舍,憲令部長官表達希望借用其幼教長才照顧憲兵眷屬,她便義不容辭地開設第三所幼兒機構「憲光幼稚園」針對軍眷子女免費。因此,憲光十村自治會從民國58年成立至108年拆遷,她是大家一致選任的會長;她平日要管理三所幼稚園、更號召眷村志工關心村內清苦貧病家庭,對單身獨居的眷村長者,更是長期自掏腰包陪病就醫、直至殮葬,數十年如一日。
當先生退休後也希望她能放下幼教事業一起享受退休生活,然因大女兒擔任公職、小女兒也進大學任教,大兒子是家醫婦產科醫師在台北工作,小兒子是口腔外科醫師在屏東市博愛路自由路口開業,都無法繼承她的幼教事業,讓她十分沮喪,幸有熱情的幼教師樂意接手經營,她才開啟退休模式並擔任地方志工。因鐵路局志工有年齡限制,年滿70歲即無法再擔任志工,李女士年滿70歲(民國95年)後雖不能再擔任志工,但仍於每日尖峰時段、週五、週日及國定假日時主動至屏東站協助服務旅客,舉凡於服務中心接聽電話、接受旅客諮詢等,其服務態度主動積極、和藹可親,且與車站同仁配合度極佳;遇有學校至車站參訪時,並毛遂自薦擔任解說員,進行車站導覽解說、平交道宣導及協助安全、秩序的維護工作等,由於服務熱心、表現可圈可點,於鐵路局132週年活動時,行政院長蒞臨頒發「台鐵之友」。
李松珍今已87歲,在地方社團仍是很活躍,曾擔任屏東縣瑜珈協會理事長、屏東市婦女會理事,在民國85年成立「屏東市金馬戰友協會」致力823戰友的聯繫及服務工作,目前協會搬遷租賃在屏東市信義路121號屏東憲兵隊旁邊,她堅持出錢出力為戰友服務。李松珍表示,協會成員都是曾經在金門馬祖服役時歷經戰爭(台籍充員兵),身為戰後倖存者,會員們特別珍惜和平生活,平日常到會館聊天分享近況,每年也定期聚會相約出遊,不定期走訪外島及本島的榮家、安養機構及育幼院,協會目前已慰問全國12處榮民之家,會員們希望共同爲社會增添祥和,也通過陪伴和關懷,給予各界溫暖和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