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靜音/綜合報導)為促進實踐用海智慧,傳承造舟技藝,海洋委員會推動為期4年以「船」為載體、「出航」為核心架構的「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當中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今(24)日於該校展示廳辦理「懷舊基隆製作傳統船舶照片影像及傳統船舶模型展」開幕儀式,重現基隆以海為生的崢嶸歲月和傳承近百年的精湛造船技術。
海委會表示,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計畫」核心在挖掘臺灣的主體性,以重建臺灣祖先的傳統航路、航海知識及歷史船舶的正確復造,促進全民提升海洋認同。此次透過辦理「老照片、老影片影像徵集及展覽計畫」,補助學校及民間團體發掘在地海洋文化,辦理影片影像展覽,不僅是對海洋文化的致敬,更讓民眾溯流求源,展現臺灣存在已久的海洋意識。
海委會說,此次展覽特別邀請造船資歷超過50年的洪坤湖擔任策展人及解說人,洪坤湖是現今國內少數木造漁船的保存者,從早期的木造漁船到現今的玻璃纖維(FRP)材質為主的船舶都能夠製作,並在2019年退休後,改製造傳統漁船模型,製作如早期基隆搖櫓船、撈煤船及鏢旗魚漁船等具歷史代表性船舶模型,透過船模的製作及演進,可清楚地瞭解臺灣漁船造船產業的興衰史。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副校長冉繁華表示,藉由此次展覽可以促進國人對海洋文化的認識與了解,達成目前我國政府積極保存與推廣海洋文化的政策。
海委會表示,該會為復振航海文化力,蒐集及保存珍貴的海洋影像,今年共計補助7個在地學校及社群,徵集超過250張老照片,辦理老照片、老影像展覽活動,訴說臺灣海岸聚落過去出海、用海、以海為生的崢嶸歲月。展出的珍貴影像中包含罕見的漁船造船師傅施工、船舶放樣等早期船舶珍貴的影像外,現場還展出70年前的手工船舶設計圖及船舶模型。此外,還有播放洪坤湖親自現身說法講解傳統造船知識、船舶構造及操作方式的專訪影片,歡迎喜愛海洋文化的朋友,6月2日前一同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觀展。(圖/海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