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靜音/高雄報導)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25 藝術學習推廣國際論壇」今(24)日開幕,今年邀請首度訪臺的美國教學藝術家之父艾瑞克・布思(Eric BOOTH),以及英美兩大重量級場館英國國家劇院和美國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代表等18位臺港韓美英國際與談人,2天時間將以「共創未來」為題舉行5場主題論壇,要和逾200位來自藝文場館、表演團隊、藝術家、學校等參與者,以及15位海外報名者從藝術學習出發,點燃改變的力量。
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衛武營藝術推廣國際論壇暨工作坊,始於一個簡單卻深刻的信念—藝術,不只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感體驗,以及改變社會的力量。在臺灣及全球,藝術學習推廣逐漸成為文化政策的重要議題,衛武營藉此活動打造知識與經驗交流的平台,期盼藉由國內外眾人的參與,書寫創意社會的永續未來。
今年5場主題論壇在2/24(一)、2/25(二)在衛武營表演廳舉行,6位國際一線藝術教育專家包括布思、英國國家劇院學習與全國夥伴計畫總監艾麗絲・金—法洛(Alice KING-FARLOW)、美國甘迺迪中心教育部學校與社區計畫資深主任珍奈特・麥昆(Jeanette S. MCCUNE)等,將和12位臺灣場館、團隊和藝文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從五個主題聚焦藝術推廣的實施,關注青少年與樂齡族群的藝術參與,探討藝術如何連結當代社會、創造影響力,並榮耀於第一現場實踐的教學藝術家們,最後將探討如何評估藝術無形的社會影響力。
「2025 藝術學習推廣國際論壇」在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的協力贊助下,將進一步探討「藝術影響力,社會處方箋」,聚焦近年藝文領域關注的議題,包括如何透過青少年和樂齡長者的藝術參與促進社會福祉,以及藝術如何成為影響社區和環境的力量,並透過藝術家與學校、社群的合作,將藝術由靜態的欣賞轉變為動態的實踐。
此次活動重要亮點之一,是首度來臺的布思,他走遍世界30多個國家推動藝術教育長達45年,曾獲美國最高藝術教育獎,並為美國林肯中心、卡內基音樂廳和甘迺迪中心等機構創立教學藝術家計畫,也是國際教學藝術家聯盟(International Teaching Artist Collaborative,ITAC)共同創辦人,去年6月於衛武營演出《伊甸園》的次女高音喬伊斯‧狄杜娜朵(Joyce DiDONATO)即為該聯盟氣候大使,此節目衍生的跨學科音樂自然教育和學校專案,即為布思指導的聯盟合作計畫,布思同時也是衛武營近期出版的《把藝術變成動詞》原作者。
衛武營自去年開始啟動藝術學習推廣國際論壇規劃,希望藉由國際交流平台倡議藝術推廣價值,提供參與者國際視野,並推動各界資源跨域合作,並透過教學藝術家的實踐,讓藝術影響力跨出劇場,從而使藝術推廣成為藝文組織核心,創造出持續進行且影響深遠的行動。(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