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玉晴/新北報導)即使醫美市場蓬勃發展,許多愛美人士仍會選擇玻尿酸填充劑來改善老態。當臉上出現凹陷,許多人誤以為單純的「填補」就能回到澎潤的幼態感,這觀念其實隱藏了許多迷思。iSKIN尚行美健康聯合診所院長盧靜怡醫師強調: 「真正的年輕感關鍵來自於臉部『結構式拉提』的精準支撐,而非單純填充。根據每位顧客的臉型進行量身定制的調整,這樣才能達到自然、立體的輪廓幼化效果。」
錯誤迷思:「補太多玻尿酸」反而顯老,為何如此?
許多⼈害怕注射填充劑之後會出現「饅化臉」,即臉部過度腫脹、不⾃然,或是像蠟像般的「醫美臉」。這是因為老化不僅僅是凹陷,還包括⽪膚鬆弛、⽀撐⼒流失。如果只是⼀味地填補玻尿酸,⽽忽略了臉部的結構⽀撐,反⽽容易讓臉型浮腫甚⾄垂墜下來,顯得比實際年齡更老。 「注射玻尿酸的⽬標應該是創造臉部立體拉提以及修飾輪廓線條,掌握好注射深度與分佈比例,⽽不是單純填滿。」盧醫師指出,適當的填補⽀撐拉提能讓五官更精緻,透過調整關鍵部位的⽀撐⼒,使⾯部輪廓更立體,⽽非僅僅讓臉部變得單⼀膨脹。
精準「結構式拉提」技術,創造立體感
相較於傳統的填充式注射,盧靜怡醫師強調更為精準的「結構式拉提」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補凹陷,⽽是根據每個⼈的臉型骨架及結構,在⾯部關鍵⽀撐點施打玻尿酸,從⽽恢復肌膚拉提立體,也不會浮腫膠感。 「很多⼈來諮詢時,會直接說『我想補蘋果肌』,但事實上,問題不⼀定出在中⾯部,⽽可能是因為顳部或側邊⾯部的⽀撐⼒流失,導致臉部整體下垂。」盧醫師解釋,在注射玻尿酸時,關鍵是找到適合的點位填補以達到拉提,讓臉型回到年輕時的輪廓, ⽽不是有凹補凹,最後變得既腫脹又不⾃然。
醫師的審美觀與技術經驗影響玻尿酸注射成果。(圖/記者楊玉晴翻攝)
同樣是玻尿酸注射,為何有些⼈看起來剛剛好,⽽有些⼈卻顯得過於僵硬或不⾃然?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在於醫師的審美觀與技術經驗。 盧醫師指出:「玻尿酸的注射精準度,差異可能在0.01毫升之間, 但這⼀點點的差距,就⾜以影響最終的效果。」她認為,醫師必須具備長期的美學訓練與解剖學知識,才能根據不同⼈的臉部結構,打造出⾃然、不變形的年輕化效果。
從業20多年來,盧靜怡醫師始終站在醫美領域前線,憑藉精湛技術與深厚的美學素養,引領醫美界的⾸席級標準。她會依照每個⼈臉型的獨特性,在治療中融入豐富的美學經驗,根據顧客的臉部比例與個體需求來進⾏調整。舉例來說,某些⼈可能覺得法令紋需要填補,但盧醫師會根據實際情況,透過「全臉評估」,從關鍵部位著⼿,達到⾯部的綜合提升,展現⾃然且協調的樣貌。 此外,她強調,施打玻尿酸時必須考慮「靜態美」與「動態美」,有些⼈肌⾁表情發達,尤其在蘋果肌與豐頰的注射,如果沒有考量肌⾁活動,常造成注射完後,笑起來過於腫脹不⾃然,像麵包超⼈般,現實可是不可愛的。

盧靜怡醫師針對個人面部結構需求給予精準治療。(圖/記者楊玉晴翻攝)
「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重點不在於注射多少玻尿酸,而是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憑藉多年臨床經驗,盧醫師提醒,注射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針對個人結構需求,精準注射,才能真正達到看起來自然又顯年輕的理想狀態。在追求美的道路上,選擇具備審美與技術的專業皮膚科醫師,能夠避免過度治療,幫你打造符合自身容貌的「自然幼態感」,讓青春回歸,悄悄變美,卻不露痕跡。